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各种高精尖产品和技术集结。你见过机器人做实验吗?在中国科大机器化学家展台,几台机器人正“手握”烧杯,心无旁骛地做起了实验。

这个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江俊教授团队研发的全球首个数据智能驱动的全流程智能科研平台,由“化学大脑”、机器人实验员和智能化学工作站组成,能自主完成文献调研、实验设计、合成表征及智能建模等化学研究全流程,显著提升科研效率。
“做大批量实验,往往需要七八个人手,而且难免会因为每个人的操作习惯、判断标准不一样,出现一些主观上的误差。而通过机器化学家平台,机器人能自己把实验一步步做完,得出的结果都是统一标准的。之后这些标准结果再反馈给AI模型,使实验结果更加精准,同时帮助AI模型进行不断的迭代优化,最终实现化学创制智能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准智能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智能材料部部长方天成介绍。
据了解,中国科大机器化学家平台通过融合量子化学计算与数据智能算法,集成40台科研机器人与智能化学工作站,广泛应用于高熵材料、能源催化剂、发光分子等领域,并提升创制效率100倍以上。
能自己“看”论文、“想”方案、“做”实验,甚至“学”经验的机器化学家,面对数百万种可能的配方,能快速找出最优组合,大大加快了新材料的发现速度,而且现在已经有了实实在在的成果转化案例。
“这款高性能阻燃隔热材料就是通过机器化学家发现的,应用也十分广泛。”方天成指着展台旁两张灰色的新能源电车“安全带”超级乘员高热隔离地垫说,它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优势很突出。

“新能源汽车安全逃生时间规定是五分钟,如果汽车电池出现问题,发生车门锁死等情况,人在起火车舱的环境下,实际逃生时间根本不够用,而且车内脚垫、地垫、装饰等还会释放有害物质。”方天成介绍,这款地垫能把逃生时间延长到半小时以上,还能在电池火势最猛时有效灭火、防止复燃,有效提升汽车的安全等级。
展会期间,这款产品也收获了颇多关注。
方天成表示:“这次参展让我们有两大收获。一方面,能明显感受到政府对我们这类新材料、新技术的重视,给了我们很多支持和帮助,这对我们是很大的鼓舞;另一方面,能和同行、消费者面对面交流,打破以往线上交流的壁垒,直接获取最真实的行业需求和用户反馈,这些都能帮我们更好地改进技术,进一步推动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
记者:赵晓莹 来源:安徽经济网 发布时间:2025-09-29 09:18:06
原文链接:https://www.ahjjw.com.cn/html/2025/shengnei_0929/492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