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致青年讲座-低剂量三维电子衍射的发展及应用

发布者:崇媛媛发布时间:2025-05-06动态浏览次数:10


报告题目

低剂量三维电子衍射的发展及应用

报告人

黄哲昊 教授

报告人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

报告时间

57日(星期三)15:00

报告地点

物质科研楼B804会议室

主办单位

精准智能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

报告摘要

在开发新型材料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材料的性质及其构效关系必不可少。众所周知,原子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其排列和组成决定了材料的基本属性。因此,材料原子级精细结构的解析对于新材料的开发至关重要。单晶X射线衍射是目前最主要的原子级晶体结构测定方法,但其运用局限于微米级尺寸晶体。对于纳米晶体,基于透射电镜的电子显微方法是解析其精细结构的主要方法。然而,由于电子和物质间的强烈相互作用,电子束对材料的损伤不可避免,这对于易损材料例如有机化合物及无机-有机复合物尤为严重。

低剂量三维电子衍射很好地突破了上述局限:该方法适用于纳米晶体;相比高分辨显微成像方法,其所需要的电子剂量低了几个数量级,而且无需原子在投影方向排列一致。本次报告将介绍低剂量三维电子衍射方法的发展,及如何将其运用于解析易损材料的原子级精细结构。同时,将介绍如何通过该方法发现新材料,以及获取其他表征方法难以获取的新知识,例如分子运动及主客体化学关系。

报告人简介

黄哲昊本科及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进行多孔材料及手性自组装方向的研究。随后赴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进行电子晶体学方向的博士后研究。于2019年受聘于斯德哥尔摩大学任研究员、课题组长,开始开展电子晶体学及功能材料方向的独立研究,2021年升任长聘研究员。在斯德哥尔摩大学开展研究期间,获国际晶体学联合会青年科学家奖等荣誉。2023年加盟华南理工大学电子显微中心、前沿软物质学院任教授,主持基金委优秀青年(海外)、广东省杰出青年等项目。黄哲昊的研究聚焦于开发及运用先进电子显微镜方法从原子级研究功能材料的物理及化学性质。同时也专注于发展能够发现新材料及获取新化学知识的先进电子显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