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机器化学家团队、徐铜文教授荣获第三届安徽省创新争先奖

发布者:冼倩怡发布时间:2025-04-09动态浏览次数:15


42日,安徽省科协十一届二次全委会议在合肥举行,现场对第三届安徽省创新争先奖获奖者进行表彰并颁发证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有9位教授获此殊荣。其中,罗毅教授带领的机器化学家团队获安徽省创新争先奖奖牌、徐铜文教授获安徽省创新争先奖个人奖奖状。

作为安徽省科技领域的重要奖项,安徽省创新争先奖旨在表彰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社会服务等相关科技创新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团队。第三届安徽省创新争先奖共表彰5个先进团队、25名先进个人(含5名奖章获得者)。

罗毅教授机器化学家团队简介:团队负责人罗毅教授,中国科大杰出讲席教授、严济慈讲席教授,现任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主任,未来技术学院执行院长。长期从事理论化学、高分辨谱学与人工智能化学研究,曾获瑞典皇家科学院“Goran Gustafsson”化学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带领机器化学家团队获2022年中国科学院年度团队。罗毅教授带领江俊教授等团队成员研制出全球首个数据智能驱动的机器化学家平台,建立大规模化学材料数据库及知识图谱,驱动机器人实现自主阅读文献、自动合成-表征-测试、智能分析数据、构建理实交融智能模型并筛选全局最优。平台打造了数据智能驱动的化学研究新范式的一系列标杆范例:将试错开发高熵催化剂所需的1400年缩短为5周、实现了在无人指导下利用火星陨石智能创制产氧催化剂、精准创制了性能逼近理论极限的手性光学薄膜、实现了胶体纳米晶体系中合成溶剂和表面活性剂的高效筛选,提升了科学研究效率2-5个数量级。国际审稿人评价其“操作系统、工作站和智能化学大脑都是最先进的”,英国皇家科学院Cooper院士认为其具备真正的科学思维,Nature编辑多次撰写新闻对其进行重点报道。团队牵头成立了智能科学家生态联盟,面向全球首次发布了机器化学家指令集、操作系统、实验模板库、联邦学习算法,逐步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力,引领化学朝着“知识数字化、操作指令化、创制智能化”的趋势前进。

徐铜文教授简介:

徐铜文,中国科大讲席教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目前担任中国膜工业协会电驱动膜专委会主任,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编辑。致力于交换膜研究近30年,提出了离子膜限域传质概念和“三相”离子膜新构型,实现了离子膜内近无摩擦传递,创制了系列离子膜及绿色制备工艺,实现了大量工业应用,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Nature及子刊、ChemScience AdvancePNASAdvanced MaterialsAngnew Chem IntJ Am Chem SocAIChE J等期刊发表论文/专述600余篇,SCI他引33000+次,出版中英文专著4部,2014-2023连续十年入选Elsevier高被引作者名单,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的“2022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和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成就榜(1960-2022)。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发明一等奖4项、团队奖1项,安徽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成就奖”和2023年度中国科大杰出研究校长奖等单项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