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准智能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交流

菁致讲坛-脂质纳米药物的单颗粒多参数定量表征:机遇、挑战与nFCM解决方案

发布时间:2025-09-12阅读次数:10来源:精准智能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


报告题目

脂质纳米药物的单颗粒多参数定量表征:机遇、挑战与nFCM解决方案

报告人

颜晓梅 教授

报告人单位

厦门大学

报告时间

2025917日(星期三)10:30

报告地点

环资楼一楼报告厅

主办单位

精准智能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

报告摘要

脂质纳米药物(lipid-based nanomedicines)是临床转化最为成功的纳米药物体系之一,其主要载体包括脂质体、脂质纳米颗粒(lipid nanoparticles, LNPs)以及细胞外囊泡。该类药物的关键质量属性(CQAs),如粒径分布、颗粒浓度、空壳率、包封率与表面配体密度等,显著影响其体内生物分布、靶向递送效率及细胞摄取行为。然而,脂质纳米颗粒存在明显的异质性,粒径分布宽(如40–200 nm)、单个颗粒载药量差异大(如1至数十个mRNA拷贝/颗粒),加之其粒径小、折射率低、结构脆弱,使得在单颗粒水平实现多参数定量表征极具挑战。针对这一难题,本研究团队基于瑞利散射与鞘流单分子荧光检测技术,自主开发了纳米流式检测技术(nano-flow cytometry, nFCM),实现了7–1000 nm范围内单颗粒的高通量、多参数表征。该技术具备以下优势:粒径分辨率可与电子显微镜相媲美,检测通量高达10⁴ particles/min,并可同步精准定量颗粒的物理特性(粒径、浓度)与生化属性(载药量、配体密度),还能够有效区分药物的内部包封与表面吸附状态。本报告将系统介绍nFCM技术在脂质纳米药物关键质量属性表征中的应用进展,展示其为药物优化设计及临床转化所提供的强大分析能力。

报告人简介

颜晓梅,厦门大学南强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986年至1990年就读于厦门大学科学仪器工程系,获学士学位;1990年至1996年通过厦门大学与日本名古屋大学联合培养项目,获分析化学博士学位;1996年至1997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1997年至2005年任职于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生物科学部,历任博士后、研究员。自20058月起任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于2008年至2018年担任化学生物学系创系主任。长期致力于生化分析与生物传感领域的研究,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重点项目、原创探索项目等多个重要课题。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CS NanoAnal. Chem. 等国际高水平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30余篇。她成功研制纳米流式检测技术,相关成果获中国、美国及欧洲专利授权,并实现商品化。该技术仪器已进入哈佛大学、牛津大学、梅奥诊所等300余家国际顶尖研究机构,用户覆盖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包括诺华、莫德纳在内的2000余家客户,为mRNA疫苗研发等前沿生物医药领域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




返回列表
上一篇:下一篇: